更新时间:2023-10-20 20:24:43作者:中学教育
  高三这个阶段,家长可能比学生更焦虑,途途非常理解。
  但是担忧是无用的,家长们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做对孩子有益的事。
  1.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?
  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“怕考试发挥失常”。
  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、二次考试发挥失常,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。
  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,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、怪、难有关。
  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:高级别的正规考试,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。
  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、偏题,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。
  2.理解孩子到底存在哪些压力?
  一般说来孩子的压力来自两方面:
  一是心理上的。怕自己考得不好,达不到父母的期望;
  二是身体上的(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)。
  长时间的紧张作息,超强度的听课做题,睡眠不够,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、累、压抑。
  家长要注意: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;
  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,保证睡眠,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。
  3.家长不该说什么?
  不要总是问“复习的咋样了?”
  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!
  事实上没有人是“复习完了”才去参加考试的,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。
  而如果他实事求是地回答你,没复习好。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,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。
  家长要注意: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。
  4.为什么越临近考试,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学?
  经常会有学生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:
  一方面内心很焦急,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致学习没效率。
  家长应理解: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,请家长首先理解。
  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: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。
  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,需要劳逸结合,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,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“保护性抑制”。
  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!
 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,提醒他休息休息。
  5.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?
 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:“反正我不行,复习也没用”。
  实际上,最后的冲刺对普通考生可能改变不大。
  但对高考考生,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。
  家长应注意鼓励孩子:“临阵磨枪,又快又光!”虽然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,但是做家长的要这么给孩子打气。
  6.如何回答孩子“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?”
 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“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?”
  有的家长说,无所谓,考不好就考不好!
  有的家长说,考不好就完了,我没办法,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。
  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。考试对孩子、对家长都很重要,不可能无所谓。
  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,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。
  家长应注意: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、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。
  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,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。对孩子说:“咱们尽力!”只有这样,孩子将来才不会后悔、自责。
  7.最后阶段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?
  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,学习方法,学习习惯,学习心态。
  方法和习惯,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。
  所以这个时期,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,不要急于去纠正他。
  你能为孩子做的,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。
  家长应做到: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、生活起居;
  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。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,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……
  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,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,这就是最后阶段我们能为孩子做的。
  在备战高考的“战场”上:如果说考生是冲锋陷阵的“士兵”,那么家长就是运筹帷幄的“参谋”。
  一场考试,心理素质占据着核心地位。
  家长懂得正确调整孩子心理才是打赢胜仗关键。